作為一個靈活用工平臺機構的工作人員,我們總是時刻關注著國家的各項政策。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萬人(出生率為12.43%),低于2016年的1786萬人(出生率為12.95‰)。這與衛計委預測的“2017年出生人口總量將達到2109.9萬人”相去甚遠。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迷,促使我國比預期更快的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首次出現下降,截止2017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六年減少,減少總量已經達到2500萬人。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的話,那舉個例子來說,截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甘肅省人口為25575254,也就是六年的時間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數字接近一個甘肅省的人口,而且這個數字仍在擴大。
作為老齡化嚴重的人口大國,中國的勞動力已經從過去幾十年里的過剩轉變為不足。未來的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我們很難再享受到“人口紅利”所帶來的經濟快速增長、廉價勞動力、高購買能力等。那么面對“后人口紅利”時代的勞動力市場持續低迷、用工成本上升的現狀,在“互聯網+”與共享經濟的交互作用下,集眾多優勢的靈活用工服務,能否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呢?
傳統的全職用工,員工是被綁在一個固定的工作崗位上的,既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又不利于發揮員工的最大能動性。員工只在固定時間、固定的公司工作,而不是根據公司和員工實際需求進行調整??稍诂F在這個用工難、用工成本高的環境下,傳統的雇傭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勞動力市場了。人才的分配使用不均衡,也會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相較于傳統用工,靈活用工服務順應時代的發展,破除企業用人壁壘,使人才處于一種流動的狀態,為有需求者所用,解決人口下降所帶來勞動力人口不足的問題。
靈活用工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工作。在靈活用工勞務外包的模式下,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將公司內的部分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發包給相關的機構,由其自行安排人員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免去企業相關事務管理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通過外包,把專業性工作交給專業性人才來做,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降低投資,還可以避免一些企業在一些不熟悉領域使用人員不當而為企業造成損失。
靈活用工服務有效提高人力資源的配置,也有助于提升勞動者自身工作能力。靈活用工服務給勞動者提供了可以從事多個行業的可能,從而推動著勞動者不斷學習新知識,逐漸成為掌握多種技能的綜合性人才,同時告訴人們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不會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所淘汰。靈活用工服務有效的激發勞動者對自己專業能力以外的其他技能的學習熱情。
“后人口紅利”時代不免會對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如果能夠把靈活用工服務很好的應用于未來的勞動關系中的話,不僅可以解決“后人口紅利”的用工難問題也對中國現今的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有積極的作用。